优能中学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优质教育教与学
当今社会,初中生大多时间都要在课堂学习知识。因此,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如何才能做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呢?这需要孩子、父母、老师共同努力。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显,越来越跟不上现代社会高速发的进程。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教师
(1)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有些老师自认为初中的知识对于他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备课与否,对于课堂教学不会有多大影响。因此,导致课堂上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谨。成绩好的学生能理解,成绩差的就只能云里雾里。有些老师甚至还无法回答上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贻笑大方。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粗糙,教学循规蹈矩,没有任何创新,致使学生不懂变通。
(3)教学毫无新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的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于老师所教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注意力完全不在老师这里,学生与老师貌合神离。
(4)不能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些老师凭着自己的喜好,只关心哪些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差生置之不理,从而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2.学生
初中生,虽不再像小学生那么懵懂、贪玩好耍,但是他们并未完全脱离孩子贪玩的天性。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不强,好奇心强,逆反心理强。没有尝到数学对自己的好处,自然无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往往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社会,社会节奏加快,父母肩上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大多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忙于赚钱,往往对孩子的关心也只限于物质方面的给予,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便有所忽略。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往往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关心和帮助,而父母关心的也就是成绩这个结果而已。
二、优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1.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有所建树,必须掌握充足的科学技术知识。如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信息化、科技化的电子产品,要想操作这些高科技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初中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知识技能了。
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必要性,学生才会刻苦努力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去了解学习他。
有很多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都是觉得数学知识像大道理般抽象难懂,初中知识再生活中一般都很难运用得到,因此,觉得初中数学无用,从而也无法对它产生兴趣。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把握好教学中的难易程度,45分钟的课堂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营造一生数学环境,将一些数学知识引入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数学知识的。从而让学生慢慢抛开初中数学无用的偏见。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的难度,难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也不是想象中的高山那样高不可攀,从而树立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最后,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和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分钟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混杂成绩好的和差的,让小组内相互帮助,各小组之间竞争。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老师只要调控适当,就可以让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应用在数学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们都有着自己的喜好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有着浓郁的兴趣,反之亦然。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一样,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成心底里接受之间,喜欢自己。正所谓爱屋及乌。老师让学生喜欢,相应老师所教授的学科也相应的会被学生所喜欢,从而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
老师和学生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才会更加自然和谐,课堂的学习气氛也会更见轻松愉悦,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4.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老师的教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适当的点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并且好动、好表现。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自主研究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这样一个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让他们养成这样一种“学习—思考—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必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入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初中阶段处于人才的转型期,如何做好这一时段的优质教育将是我们未来将要长期面临的课题。只有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陈林.
[2]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
优能中学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优质教育资源特征稀缺性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走向教育大国,据2007年统计,我国拥有66万所学校,学生数为3.2187亿,教职工数达到1675万,教育人口比重为25.8%。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政府正在思考如何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中提到要使人人受高质量的教育,让城市支援农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等建议,这些建议无疑对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义务教育全覆盖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达到的教育公平程度还只是低层次的,提升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还需经历很长时间。因此,要真正成为教育强国,必须在保证教育资源总量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必须认识优质教育资源的本质及特征。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主体构成
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资源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精英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般教育资源的提升与超越,与其他资源一样,都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一般是指作为组织机构的优质学校,作为个体的优秀教师,以及作为媒介的各种高质量的教学设施、教材等。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
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既具有一般教育资源的普遍特征,又超越其母体具有自身的个别特征。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性
时代性和前瞻性作为教育的两个重要特征,直接决定了教育资源要成为优质必须与时展密切联系起来。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性表明优质教育资源不是亘古不变的,它随着各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因素、教育内部评价标准的发展而改变。通常,我们评定教育资源是否优质之前,需要参照社会发展程度和需求来制定一个评价标准,只有当教育资源在符合此标准以后才可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例如。在应试教育时期,我们倾向于结果取向的评价模式,评价优质学校的主要标准是升学率和考试分数,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也是注重教师学历和学生成绩。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下,只要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要求,它们就是优质的。如今,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取向也开始转变,升学率、考试分数不再是唯一评价指标,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增加,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不断走向复杂,教育资源要走向优质、已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要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性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首要特性和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其他的诸特征。换言之,正是因为其时代性,才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具有了发展的空间,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指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不能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只有少部分优势群体能够享有它。分析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总体上是呈正态的,即优质和劣质教育资源占少数,一般教育资源占大多数,而且,这种正态分布的特征是恒定的。虽然政府一直加大教育投入创建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并通过适当政策鼓励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我们只能改变其峰度,使正态分布曲线趋向扁平化,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和一般教育资源的差距,而不能消除这种差距使曲线变成直线。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发展的差异,在我国1675万教职工中,成为优秀教师的数量只占少数。据统计,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443104人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人数是306953,占21.2%;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464296人中,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为305047,占8.8%;小学专任教师5612563中,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为34001,小学高级职称人数为2671043,比例分别为0.6%、47.5%。这些优秀教师一般分布在城市或重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性使得大部分农村受教育者更加感觉到其稀缺的特性。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既源于外部因素(如政府投入),又是由其内部构成要素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因此,作为教师群体,必然存在着正态分布的特征,即优秀教师和不合格教师占少数,普通教师占大多数。优秀教师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又抑制了优质学校的数量,从而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更进一步说,教育资源因为其自身内在限度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普及的重要因素。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最优秀的没有差异的个体,然而,我们在评价受教育个体时,总是以一种标准来衡量学生,从而,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相应的教师、学校也被内隐地划分出相应的等级。稀缺性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属性之一,我们不应该考虑如何消除它,而是在承认稀缺性的基础上采取多元评价标准,重点支持一般教育资源的成长,从客观上来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
(三)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
任何一种社会资源都是生成性的,而且在生成的时间长短、过程简繁等方面存在差异。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是因为:教育资源从产生走向优质首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其次是优化的过程,再则是接受检验评价从而最后成为优质的过程。毋庸置疑,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正如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熟手型教师再变成专家型教师,在理想状态中,至少需要10年时间,我国普通初中专任教师群体中具备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个体的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反思教学实践,而且需要以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优秀学生或取得同行认同的优质教学成果来实现。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依靠长时间的积累。作为一所优质学校,发展历程同样是漫长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不仅是―创造的过程,更多的是―个接受社会检验和评价的过程。教育自身的滞后性也决定了区分和创造优质教育资源的时间不是短暂的。由此我们知道,正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我们才倍感其稀缺的特征。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启示我们在教育规划中,要注重前瞻性,合理制定投人计划,切实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社会事业。
(四)优质教育资源的非独立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非独立性是就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关系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需要获得其他资源的支援。一所普通学校要发展成为优质学校,必须依赖于所在区域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
等,没有政府的财政投人,缺乏优秀教师的支撑,完全依靠学校自身的发展,很难成为优质学校。同样,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外部的指导,只依靠自身的不断探索,其成长历程也是缓慢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需要依靠其他资源的增长,特别是经济资源的影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不仅城乡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就很说明问题。总体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不仅需要优化内部结构,更需要依靠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缺少了任何一种资源,都不能和谐地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在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资助。
(五)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主要是指优质教育资源在空间上不是总聚集在一个地方,而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上。在我国,教师流动的趋势大致为农村的优秀教师往城市学校流动,城镇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向优质学校或大中型城市,这种单向流动与其说是受外部诱惑所影响,不如说是人的先天本质决定的。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动,优质学校也开始逐步向城镇和大中城市转移。本来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对于教育均衡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这种单向的流动性不但促进不了教育均衡发展,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之间差距的拉大。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教师队伍的质量,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学校的发展是致命的,由于得不到新的优秀教师的补充,学校竞争力急剧下降,直接造成生源质量和数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发展进入不良循环的怪圈。然而,获得优秀教师的学校却走人良性循环,逐步走向优质的顶端。如今,我们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优秀教师流动机制,正是为了转变优质教育资源单向流动的状况。
三、优质教育资源特征之间的关系
优能中学教育范文篇3
NBPTS优秀体育教师标准启示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基础学科优秀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评估认证体系,将教师塑造成更加专业的职业,以提升教师的地位、声望和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它包括:(1)提升教师专业知识能力;(2)设置更高的行业标准;(3)建立一个可以媲美医学、工学、法律专业认证标准的优秀教师认证体系。在美国,教师一旦通过了NBPTS评估鉴定,便能成为NBCT(NationalBoardCertifiedTeachers),即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认定教师,NBCT亦被誉为“美国最卓越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发展,NBPTS优秀教师认证拥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并且对优秀体育教师亦有了客观细致的认证标准。美国NBPTS优秀体育教师评估认定标准十分细致,考核内容全面,对我国优秀体育教师标准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美国NBPTS优秀体育教师标准的内容、测试项目、考核标准、认证过程等的研究,为我国优秀体育教师标准的研制带来一些启示。
一、NBPTS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美国社会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是以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优秀的教师作为基础的。于是,美国教育界于1987年成立了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ationalBoardforProfessionalTeachingStandards,NBPTS),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教学的地位和美国教育的质量。
多年以来,美国体育教师始终没有自身的专业标准,造成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准则,工作中只能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态度、经验等进行体育教学,很难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因此,NBPTS体育分学科组织在全面征求体育教育行业意见的前提下制订了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育教师一旦获得NBPTS认证,便可获得NBCT(NationalBoardCertifiedTeacher)的称号以及相应的荣誉证书,并且通过NBPTS认证的教师往往拥有更好的行业竞争优势和更优厚的工资待遇。但NBCT称号的获得并非易事,需要通过科学、全面、细致、繁琐的认证过程。
二、NBPTS优秀体育教师认证标准体系
1.NBPTS优秀教师认证标准内容
NBPTS在成立之初就制订了NBPTS优秀教师认证标准总体框架,并沿用至今,并且NBPTS所有分学科在制定本学科优秀教师认证标准之前都要以此框架即以五条核心建议为基础(表1)。
2.NBPTS优秀体育教师认证标准内容
NBPTS体育分学科在优秀教师认证标准总体框架制定后便着手制订优秀体育教师的认证标准。制订优秀体育教师标准的委员会经过了长期的实地考察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结合NBPTS优秀教师认证标准总体框架,最终确定了共13条优秀体育教师的认证标准(表2)。
三、NBPTS优秀体育教师认证过程
NBPTS优秀体育教师认证分为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也称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评估中心测试两个部分。
1.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教育教学评价方法,通过档案袋评价,评估中心可以初步地了解申请者客观的教学情况、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成果等。NBPTS针对体育分学科要求申请者提供的档案袋包含以下四部分:
申请者需要提供一段20分钟的教学视频,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不得对视频进行剪辑,不得对参与录制视频的学生提出除教学需要以外的要求。视频要反映出体育教师教授学生运动技能的能力。
申请者提交两名学生的作业样本,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估,以此反映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的反应以及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信息反馈等。
申请者需要提交一段20分钟的视频集锦,视频要反映出体育教师是如何通过协调社区、家庭、学校、同事而营造出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的,以及如何管理体育活动的。
申请者需要提交一份书面资料,描述自己与社区和学生家庭的良好关系,包括自己在教学期间为促进学生学习所做出的贡献和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2.评估中心测试
申请者在档案袋评价结束后需要在由NBPTS设立的评估中心进行针对体育分学科设置的教学测试,该测试包含6个练习,每个练习给予3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通过测试,申请者能够向评估人员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是否达到了优秀体育教师的标准。这六个练习分别为:(1)运动科学知识;(2)生物力学和运动技能学知识;(3)测试教师为体育教学的提供安全环境的能力以及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有关公平和公正问题的能力;(4)测试体育教师针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5)测试教师对体育教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6)测试教师的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测试结束后,评估中心依据每个练习的量化评分标准给申请者进行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决定是否授予NBCT证书。
四、NBPTS优秀体育教师标准对我们的启示
1.NBPTS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通过NBPTS优秀体育教师标准制定的背景、准则、过程和具体要求可以看出其是一套比较完善的认证体系,具备鲜明的特点,值得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1)内容全面
通过NBPTS优秀体育教师标准反映出该标准涵盖内容全面,不仅有体育教学方面的要求,例如对教学技能的要求、对体育学科知识的要求;而且包含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与社区合作、自身成长方面的标准,例如体育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与相关专业人员合作以及对社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还针对建立学习环境、考核制度等方面制定了标准,例如要求优秀体育教师能够创造适合学生体育发展的教学环境,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2)完全由专业协会开发
我国的教育管理政策多是由教育管理部门颁布,而后依据行政等级自上而下地进行实施。美国的教育使用的分权制则与此截然不同,即联邦政府没有职权干预各州的教育系统和专业教育协会的决策,这种分权制的管理办法给了地方教育系统充分的自。因此NBPTS在制度制定上有了充分的自,在制定优秀教师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意见,而不用过多地考虑教育管理部门的权利和利益,所以制定出的优秀教师标准更客观、更贴合教育的需求。
(3)注重一线体育教师的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知道教育的真谛,就麻烦你不要捂住教师的嘴。”这句话充分肯定了一线教师是最理解教育的人,最明白教育真正需要的是具备何种能力的教师,最清楚具备哪些素质的教师才能达到优秀教师的标准。NBPTS在制定优秀教师标准时就十分重视一线教师的参与,制订优秀体育教师标准的委员会共有15位成员,除1名行政人员外,有5名大学教授和9名优秀的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一线教师参与制度的决策,不但体现了一线教师的主体性,而且使得制定出的优秀体育教师标准更符合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然而我国同类型制度的制定往往鲜有一线教师参与决策,多是由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性的制度标准,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我国应尽快制订全国性的优秀体育教师标准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标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职称反映出的,而教师职称的评定往往根据教师的教龄、获奖情况和等情况进行,考评内容较为单一。即使教师所有条件均达到要求,职称评定中的“排队”现象在全国的中小学也很普遍,这极易打击优秀年轻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并且使优秀的年长教师对提升工作能力失去动力。因此急需通过制定全国性的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以其产生的强劲引领作用带动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我国体育教育水平快速提升。在制定我国优秀体育教师标准时,既要参考国际标准,也要考虑到我国的体育教育现状,在借鉴、比较不同发达国家优秀教师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和建立一个高品质优秀体育教师标准框架,并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现状,积极参考体育教育专家、一线优秀体育教师、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立足实际原则来构建适合我国体育教育现状的优秀体育教师标准框架与体系。
3.结合时代背景制订评价内容全面的优秀体育教师标准
我国在制订优秀体育教师标准时,应当与我国当下的教育背景相结合,否则制定的标准就很难达到制定标准的预期目标。作为一门专业,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运动技术,深厚的体育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待教育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好的与体育相关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4.走以标准推动优秀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因素,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和政策、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等;二是个人因素,包括教师自身的教育信念、反思能力、成长需要等。一个具有引领作用的优秀体育教师标准能够在这两个层面上推动体育教师行业的发展。从体育教师个体分析,一个具有引领作用的“优秀体育教师行业标准”能够使体育教师个体找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参照标准,它能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使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对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心中有数。目前,我国体育教师行业准入标准执行的是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即拿到了体育教师资格证便能够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但是还缺乏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优秀体育教师标准对在职的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认定,这有碍于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体育教育行业发展。因此,我国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快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出台,走以标准推动优秀体育教师发展之路,促进体育教师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StanleyL.Engerman等著.TheCambridgeEconomicHistoryoftheUnitedStates(VolumeIII):TheTwentiethCentury(美国剑桥经济史)[J].高德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O'Malley,PatrickM.,LloydJohnston,J.Delva,JeraldBachman,JohnE.VariationinobesityamongAmericansecondaryschoolstudentsbyschoolandschoolcharacteristics[J].American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2007,33(4).
[3]TheFiveCorePropositions.http:///five-core-propo-
sitions.
[4]PhysicalEducationStandards(forteacherofstudentsages3―18+).http://ww/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certificates/nbpts-
certificate-eaya-pe-standards.pdf.
[5]GaryRGallinazo.Performanceassessmentandrene-wingteachereducation:thepossibilitiesoftheNB-PTSstandards[M].TheClearingHouse,2005,78(4).
[6]DouneMacdonalda,JaneMitchellbandDianeMayer.Professionalstandardsfor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technologiesforperformance[M].PhysicalEducationSportPedagogyNov,2006,11(3).
[7]乐中保.美国NBPTS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与评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9(2).
[8]尹志华,毛丽红,汪晓赞,等.NBPTS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
[9]张妙玲.美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07,14(1).
[10]滕大春.美国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1]鲁亚军.白城地区高中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12]石芳华.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2(3).
[13]朱翔,缪苗,许明.当前美国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举措[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
[14]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5).
[15]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3).
[16]段兆兵,王守恒.教师专业标准:理念、构成与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优能中学教育(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高中语文常见知识点(收集3篇) 2024-09-02
优能中学教育(收集3篇) 2024-09-01
温泉的作文(整理11篇) 2024-09-01